84岁老艺术家向梅:我为什么选择从公众眼前消失
2021-04-28 00:00:00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张熠
收藏(0) 赞(0)

  上海的武康路,如今成了网红。不过,武康路上有个依然不为大众熟知的上影演员剧团。


  这里是很多老艺术家的“家”。


  我们就在这栋三层白色小楼里见到了特地赶来的向梅老师。



  向梅在上影演员剧团接受记者访问,张熠摄



  向梅今年84岁了。穿一身便装,头发微卷、皮肤白皙,虽不施脂粉,依然气质优雅。只有在我们提出拍照留念时,她才去补了个口红,因为那样更显气色。


  看到她,就想起了《红色娘子军》里的童养媳红莲,想起了谍战片《保密局的枪声》里的史秀英,也想起了《西游记》里明艳动人的乌鸡国皇后。


  从影大半辈子,向梅拍了26部电影、54部电视剧,演出5部大型话剧,一共塑造了87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个个形象鲜明。


  向梅服老。衰老是自然规律,她不怕。退休后,她保持了某种绝对的低调,这其实是她争取来的低调。年轻时拍戏,一年出外景8个月,很少有机会过正常的家庭生活。退休了,她选择从公众眼前消失,过自己眼前平凡而温馨的家庭生活。


  “我一直不太愿意参加公众的社会活动,戏也不能演了,从公众眼前消失,过眼前的生活,这适合我的个性。”向梅说。


  没想到,这种“低调”反而被曲解。前不久,有无良小程序造谣她退休生活悲凉、子女不孝顺,惹怒了向梅。此事经解放日报和上观新闻报道后引发热议,造谣的小程序也被封禁。“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儿子、儿媳都很孝顺。对我的小辈,我是很骄傲的。唯一内疚的是,在儿子的童年,最需要母爱、照顾的时候,我没能够尽我的力量。”


  坐在我们面前,向梅拿出了一封手写的长信,跟我们谈为什么选择退出影坛,回归家庭生活。她说,年轻的时候接受采访,都很严肃,谈的是艺术和创作。这次,她想谈谈怎么选择老年生活。


  【1】命运拐了个弯


  向梅的演艺生涯,是从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开始的。出演这部电影的,还有大明星秦怡。


  “我本该是一名建筑师,然而发生在1957年初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


  向梅是艺名,她原名武相梅,家中兄弟姐妹八人,她排行老三。1937年8月向梅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高知家庭,是个早产儿。当时正逢“七七事变”,父母本预备往南撤退,因母亲怀孕未能成行。


  向梅的父亲武兆发17岁留美,24岁时在美国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母亲黄月华也是知识女性,毕业于中西女中,英语基础特别好。


  这个知识分子家庭氛围宽松,向梅姐妹几个读什么学校都是自己选择。向梅从小爱小说、绘画和舞蹈,上北师大附中时,还参加了话剧团。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命运拐了个弯,或许今天会多一位建筑师。


  1957年,20岁的向梅正在天津大学建筑系聚精会神地绘制设计图,一位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丁主任到访,表示谢晋导演拟让她在《女篮五号》中扮演“汪爱珠”一角。向梅答应了。


  “我是个早产儿,身体很弱,就是因为拍了《女篮五号》里的运动员,大家都产生了误解。”向梅笑笑。


  这部戏拍完,人称“舞台皇帝”的石挥导演邀她在电影《雾海夜航》里扮演一个大学生。就这样,向梅辍学留在上海,成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演员,步入职业演员的一生。


  【2】拍《红色娘子军》,把自己练成一个兵


  向梅身上有种书卷气。这与家庭有关,也与上影有关。20岁进上影后,老一辈艺术家对新人要求严格,一次讲座,就列出了140多部经典著作,还给大家讲不同的电影流派。当时娱乐活动少,向梅一有空就看书。


  上世纪50年代末,向梅再次受邀参演谢晋执导的《红色娘子军》,扮演红军女战士红莲。她是当地畸形婚姻的受害者,十岁被卖为童养媳,被迫嫁给木头人丈夫,后来觉醒,成长为一名勇敢的红军战士。


  向梅说,“当时不挑戏,不分角色,有角色就去演。”身为童养媳的“红莲”与书香门第出身的向梅,形象差异颇大,难度可想而知。


  《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发生在海南。谢晋就带着剧组去海南体验生活。“谢晋导演是一个对艺术要求极其严格的人。他说,你们浑身的气质就是这些,和苦大仇深的娘子军差十万八千里,必须练得脱三层皮。”


  在海南,向梅与其他女演员历时三个月,像真正的娘子军那样去训练。太阳底下练扛枪、匍匐前进;半夜里一吹哨就紧急集合,打绑腿。


  头一次打绑腿,向梅打得太松了,集合时带子拖了一地;打得太紧了,跑步的时候又捆得疼。她自尊心强,干脆半夜不睡觉,先把绑腿打好。


  “前三个月枪不离手,培养成一个兵的样子。细皮嫩肉,晒了掉皮,掉了再晒。哪有什么化妆?就是本人,还要抹上锅底灰。”向梅笑了,“哪有我本人好看啊?”


  海南岛太阳出来早,晚上八九点太阳不落山,演员们一直到八九点才能吃晚饭。


  那时候,很多镜头都是靠时间等出来的。为了拍半夜一个日出的剪影镜头,演员多次半夜两点起来拍。有次为了等一朵云,足足等了7天。


  “这部戏拍的时间最长,拍完了又改,从1959年、1960年,一直到1961年赶着上映,准备、拍摄和修改,历经了三年。”向梅还记得有个镜头,是她从大卡车上跳下来。当时她已经怀孕。


  “谢晋导演说我不要命了。我说,儿子在肚子里就跟着我战斗。”


  【3】42岁出演《保密局的枪声》


  电影《红色娘子军》上映后好评不断,向梅初尝成功的喜悦。此时,前辈齐衡直言不讳:“一个演员要塑造各种不同的角色,你现在具备的条件还不够好,需要加倍努力,否则将难有大的作为。”


  这话很快被验证了。“我根基太浅,在拍摄一部喜剧电影时受到了很多责难,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这次被换角的经历,也让她明白,机缘不可多得。一旦机缘来临,就要有塑造各种角色的素质。


  之后,特殊时期到来,在身为演员的黄金时期,向梅整整十多年阔别影坛。


  直到197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拍《保密局的枪声》,向梅才重返影坛。她演“史秀英”时,已经过了40岁。


  当年导演常彦找到向梅出演,还有一段故事。当时,常彦找了很多东北演员,都不满意。有次来上海看片子,散场后,在人群里看到了向梅,一眼相中。“副导演跑到上影来找,说这个人大概1米67,高高瘦瘦,20多岁。铁牛副团长给他介绍了很多人,都不对。”恰巧,这位导演是向梅大姐武豫梅、大姐夫刘振忠在北京读表演系时的同班同学。机缘巧合下说起这件事,姐姐翻开了家中的相册,才最终找到了向梅。


  “《保密局的枪声》,我太喜欢了。我伯父是留德的,朱德是他的入党介绍人,长期做地下工作。他回北京后,跟我们讲这些事,我特别崇拜这些孤胆英雄。”向梅打定主意要演这部片子。“本来我是‘保守派’,这次不一样了,午休后没到一点钟,我就去上影厂门口站着,咣咣咣敲门,我说就要演这个戏。”


  这部电影让向梅大放异彩,也成为当年最卖座的一部影片。在全国各地的电影院门口,影迷们打着圈儿,排队买票。


  向梅也“火”了。有次她在电影院旁边开会,恰好挨着第一百货,就打算去买点东西。一转头,狂热的影迷里三层、外三层把她围住了。“我是很胆小腼腆的人,不喜欢这种热闹的场合,从此以后我就不上街了。”


  【4】三枪打响了向梅的后来红


  40岁后,向梅迎来了她的第二次艺术生命。


  《解放日报》当时有篇文章写向梅从失败中崛起,谈的就是《保密局的枪声》。实际上,直到她拍这部戏,工资才涨到59元一个月。此前一直拿的是作为见习演员的48元工资。


  “本来一年后转正,但知识分子出身,从来不提钱,觉得提钱就是铜臭气。”后来遇到自然灾害,所有人的工资,一冻结就是10年。


  此后向梅接连参演了《蓝色档案》《飞向太平洋》《奇迹会发生吗》《永不凋谢的红花》等多部影视剧作品。


  在电视剧《金蔷薇》中,她一人分饰三角,演老太太、演女儿,又演一个女特务。这是儿子迟晶和肇虹专门为她写的戏。


  有影评家评论,《蓝色档案》《永不凋谢的红花》与《保密局的枪声》,三部作品一起,“三枪打响了向梅的后来红”。


  1985年,向梅担任了上影演员剧团团长。在此期间还在86版《西游记》里演了乌鸡国王后,雍容华贵、艳而不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洁导演给我寄了封信,我说从来没演过古装剧,可能不合适,就推了。”隔了一年,向梅随一个演员代表团去澳大利亚、新西兰访问,回到上海就被摄制组截住了。


  “一夜都没在家住,就给拉到苏州外景地。试好装,下午就开始拍了,我迷迷瞪瞪的,两天就把戏份给拍好了。幸亏抓得紧,回来后苏州连下一个月的雨,拍不了戏。”古装戏的台步有讲究,向梅说,幸好孙道临当团长时请了上戏形体老师教舞台台步。“多学点就是好一点。”



图片来源:向梅


  在这么多部影视作品中,向梅最满意的是《永不凋谢的红花》,她在其中饰演革命烈士张志新。“这在表演上,是我最深入人心的。虽然剧本都是赶出来的,不是很精雕细刻,但这个角色我动了心,完全进入了角色中。”


  这部片子播出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电视台会议室,向梅见到了多年未遇的表演艺术家赵丹。“他说我看了你的‘张志新’,戏深刻,人也深刻。能得到他的评价,我愣住了,连声谢谢都不知道说了。”


  【5】淡出影坛,回归家庭生活


  1992年向梅退休。一开始每年拍两部作品,春天一部,秋天一部,参演过《阿诗玛新传》《老人的故事》等。


  2008年,向梅本来打算参演一部反映医闹题材的戏。背了三天台词,结果头疼到不行。去医院一查,脑梗,于是住院快一个月。


  “特别是名词记不住了,没有条件做演员这个工作了。生老病死,是一个人的常规。一个人,总有一个最旺盛的创作时期。”


  向梅开始安心过她的老年生活。生活中的她,不喜欢浓妆艳抹,只要纯真质朴、有自己的味道和特点,在她眼里就是美。


  向梅谈到了她的家庭。这是她之前很少说起的话题。


  1959年,向梅和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电影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迟习道结婚。1960年,唯一的儿子迟晶出生。


  年轻时,向梅一心扑在工作上,儿子4个月大时,她就外出演戏,一年有8个月在出外景,几乎没有在家正常吃过一顿晚饭。出外景拍戏没有片酬,而且需要自带行李,地上铺的铺盖、热水瓶、脸盆等所有用具,都是丈夫帮忙打包的。


  “他鼓励我事业上要有成就。老了以后他生病了,我也要有所回报。对于儿子我更亏欠,每次一回来就长到这么高。我工作都很忙,儿子怎么长大的都搞不清楚。”向梅说,这是她老了选择退出影坛,回归家庭生活的原因。


  迟习道早年在天津上中学时便是一名进步学生。18岁时经一个叔叔介绍,独身赴解放区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他从山东大学毕业并被派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他工作特别认真,做了很长时间的业务副厂长,在他带头下,编了一本‘小蓝本’,岗位责任制。上影各个部门工作都特别认真负责。”


  去年10月23日,老伴突然半夜发病,倒地休克。向梅连接了两张病危通知,好在最终转危为安。“爱人比我大8岁,我要照顾他,把年轻时候的亏欠补回来。”


  向梅喜欢养花,在上海家中,特地在阳台上做了花架,并且把内阳台窗户做得很宽。


  她养三角梅、扶桑,太阳花,也养多肉、君子兰,还有盆养了很多年的兔子花。


  儿媳妇送了一盆瑞香,被打理得很好,每年春节香得不得了。“我不在乎花高贵不高贵,只要开得五颜六色,看着它一点点长大,我就开心。”


  早晨起来,向梅会做操,锻炼身体,再上网和朋友聊天,或学点新东西。


  家里还养了只约克夏,起名叫“贝贝”,是全家人的宝贝。


  采访持续了一上午,过了12点,老伴打电话过来。向梅耐心安抚:“你就等着我。别着急,还有会儿。”


  老伴总是要等她一起才吃饭的。


  “我们是非常非常普通、平凡的一个家庭。”向梅说。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