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再觅第二职业:国外老人流连博物馆
2019-08-26 16:03:43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收藏(0) 赞(0)

  国外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为当地和旅游的退休老人提供了广泛和鲜活的娱乐、休闲、社交和重新学习的活动空间和平台。由于这些博物馆隶属不同,其收藏更是五花八门,让有不同兴趣的老人永远可以找到他们喜欢的特定博物馆,一则能够一尝夙愿,亲身接触到仰慕已久的历史和实物,二则可以认识和重逢新老同道之人,更方便带着儿孙辈们一起,把自己的心声和经验传达给孩子们。


  退休了,“就职”博物馆

  现在,65岁以上的老人们,大多数精力充沛、活力十足。他们也不希望被世人定型,不愿意思想僵化地度过后半生。各国分布于大小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馆,为他们提供了接触美与文化的场所,还让他们发现,原来年纪并不是学习和创作障碍。

  纽约老人薇薇安参加了该大都市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黄金时段活动”,她95岁。没有错,95岁的薇薇安是一个普通的纽约人,她的生活观念不是要靠名气和财富,而是活到老就学到老。

  薇薇安一直是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粉丝”,也是美国博物馆联盟的会员。她在数年前参与的这项活动,专门安排65岁的老人欣赏现代艺术,并且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创作,运用自己的经验,制作出他们心目中的艺术品,任何风格、材料的设计和制作,都会受到欢迎。薇薇安在馆中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头学习了制作艺术品的方式和技术,非常享受这一全过程。她还在博物馆结识了很多艺术家和一群有着同样爱好的老人们。他们在一起画、一起雕,共同研究设计方案,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意见,毫不羞涩地各展才华。现在,薇薇安聊起现代艺术,滔滔不绝,俨然一副资深创作者的神情。

  挪威老人玛拉年轻时忙于工作和家庭,退休后她决定到奥斯陆博物馆里当志愿者。在那里,她认识了几位退休的记者,交谈中,她发现自己其实对摄影很有兴趣,而且对摄影作品的分析,也被赞扬很有见地。于是,玛拉买回了照相机和辅助设备,在记者朋友的指点下,正式成为摄影入门者。玛拉对光影的配合要求很高,她有时长时间地在博物馆里的摄影大师的作品前,揣摩构图和风格。在她的勤学苦练下,玛拉拍摄的照片越来越专业。她很感谢博物馆对她的启发和帮助:“如果我没有来博物馆,根本不知道我也能‘干’上摄影这一行。”

  失忆了,也能感受艺术的魅力

  美国老人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前总统奥巴马将每年的五月定为“老人月”。据信,到2020年,65岁及以上的老人人数将首次超过5岁儿童的数量。15年后,老人的整体数量还要翻一番。患有老年性疾病的人数也很惊人,例如阿尔茨海默症,也称为老年失忆症,据相关医学协会推算,到了2050年,患此症的人数,将达到一千三百万人,每年需要的护理经费要用几兆美元来计算。病情严重时,它既折磨老人自己,也困扰家人。

  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应对老年化是全社会的责任和工作。各地的博物馆也在尽力担负起他们的使命。美国博物馆联盟“未来博物馆”计划资金会主任伊丽莎白·梅莱特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她介绍说,很多博物馆思考和开发不同的策划,为失忆老人提供服务。

  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美术馆,与美国阿尔茨海默症协会联手,为患有此症的老年人率先设立了参观项目。伊丽莎白了解主办者的良苦用心,也询问了参观者和他们家属的观感,认为美术馆的构思包括了应有的管理和情趣,值得推荐。

  她说,普通人到博物馆去,注重学习新事物,也追寻和研究事实真相。对于失忆的老人来说,博物馆一方面让他们不会困在一成不变的蜗居里,造成大脑越来越迟钝,另一方面,意思的活动会改善老人的心态,与新老朋友见面会激活老人的思维,是推迟病情发展的积极疗法之一。

  继奥克兰美术馆之后,另一个加州的摄影美术馆也推出了相应的活动,特别是针对在认知能力上受到损害的老人。其中一个名为“看摄影,品艺术”的策划,引导患病的老人从艺术的角度,研讨摄影艺术品的内涵、美感和创作意图,鼓励他们尽量地与群体和艺术家们对话,参与讨论。这样的互动并不包括太多的技术性内容,工作人员只是提出各种选择,让患病老人做新的组合和拼接,还细致地指出失忆者们忽略的细节,对比他们的想法与原作的区别,唤起老人们大脑的活力。

  业余的,也能做出大贡献

  老年人是博物馆文化的受益者,也是支持者。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人生练历带出家门,融进喜欢学习的博物馆参观者之中。在英国利物浦博物馆里,开发有多个名为“快乐老人”的兴趣群组,如文化组、健康组、家政组、艺术组和社群组等,请各种兴趣的老人加入,感受艺术互教互学。老人们可以利用博物馆提供的空间和工具,用铅笔素描、用手机摄影。

  英国霍尼曼博物馆里的一群老人们,对博物馆内来自世界各地展品的文化历史做了一番研究,一直追溯到150年前博物馆的兴起,编辑了一份学术档案,对博物馆做出的重大贡献。对于老人们来说,没有小技巧,也没有小作品,只有愉悦和成就。

  提醒

  老人的博物馆之旅是场“大旅行”

  到博物馆一游,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个令人向往又有一定难度的“大旅行”。他们会带上很多的回忆、乐趣和兴奋,可是一路上,还需要很多照顾才行。因此,如果是老人身边的子女或是老人院里的服务人员,在计划陪同老人出行时,需要预先做好准备。

  首先,要对老人做个全面的了解,例如老人是否血压高、有糖尿病、健忘症,日常所服什么药物,有没有行动困难等等,免得在路上出现惊慌。相应的,也要了解所参观的博物馆的细节,比如老人希望知道的内容,馆中能否有专业人员回答老人的问题,一旦出现特殊情况,馆中是否能够及时伸出援手。这一部分信息有些可以从网上查到,不过,直接致电博物馆咨询也是方式之一。

  往返博物馆的途中,是需要重点注意的部分。鉴于老人特殊的情况,如果路上行程超过一小时或更长,就要安排老人中途休息和如厕的时间;最好按人数带上足够份额的小零食和瓶装水,这不仅能照顾老人临时的饥渴,更是保证万一堵车或者车辆故障时,不至于两手空空。

  虽然选择有电梯、残疾人通道的博物馆很容易,但是一些常被年轻人忽略的小事要注意,例如老建筑入口处有多少级台阶、厕所的位置、休息室和咖啡厅的舒适程度等等,都要关注。因为不少老人上下台阶吃力,关节痛和肌肉虚弱令其不能行动自如,只有仔细记清环境细节,才能心中有数。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博物馆停留的时间。如果是有组织的参观活动,那么要清楚地了解整个过程的时间和路程,如果超过90分钟,就不值得参与了。还有应该要求讲解员声音足够大、足够清晰,导游路线上有明显的标识,免得老人听不清跟不上而产生烦躁、惊慌甚至跌倒等意外。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