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播快速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上海很多社区采取封闭管控措施。居民足不出户,部分快递人员滞留,末端配送压力骤增。“米袋子”“菜篮子”进楼入户的“最后100米”如何打通?患病群众的就医配药通道是否畅通?这是抗疫中的一道必答题。
近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出工作提示,要求各区组织开展“健康守护”“特殊关爱”“楼组党建”三个专项行动,保障居民就医配药不断档,确保特殊群体有人关心有人帮助,要求党员身份亮出来、把群众凝聚起来,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
健康守护:保障就医配药不断档
在上海,各区积极推进“健康守护”行动,通过组建“医疗应急队”“医疗服务组”等形式,提供专人对接、专人配送服务,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等,帮助有需求的居民问诊配药,保障就医、配药不断档,全方位守护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闵行区择优挑选了一支由正科级优秀年轻干部、优青骨干组建的120人抗疫突击队,下沉梅陇、江川、浦江、颛桥、莘庄等街镇,积极协助居村做好社区外围配药等多项任务,每天通过居委统计掌握的配药需求,一早带着群众的医保卡、病历本和汇总好的药品清单,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号配药。
为了保障居民配药需求,金山区整合机关跑腿服务队等“外围力量”和村居报到党员等“内圈队伍”,按照区、街镇、村居三个层面分别组建完善“医疗应急工作总队、纵队、分队”,保障群众问诊、就医、配药等医疗服务。
奉贤区金海街道从街道到村居皆配有“应急先锋队”,为急需药物的居民“代跑腿”。街道“应急先锋队”5人队伍,每天平均接到配药单70余单,高峰期每天120单。针对血透、急症重症病人,街道紧急上线“专车接送、专人陪护”服务,三人小组24小时在线,打通居民看病就医的“生命线”。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打造26名医护、45辆车的就医专班,解决血透、放化疗、肾移植等就医需求数十例。
特殊关爱:为“沉默少数”送温暖
高龄独居老人、失智失能人员、独自在家的少年儿童以及残障人士……在社区封控期间,这个“沉默的少数”群体,日常生活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上海各区组织楼组长、党员干部等开展敲门走访,全面摸清他们的需求,落实专人对接。
一声令下,15人送餐队伍迅速集结!徐汇区徐家汇街道老年助餐中心每天将一份份老年餐用一次性饭盒打包装入保温箱,再运送到老人所在社区的大门口,由居委组织工作人员分发给老人。目前每个工作日午餐420客左右,其中送餐上门330客左右,送到5个助餐点90客左右。在虹梅路街道,两位助餐员无法出门为老人送餐,党员志愿者挺身而出,每天风雨无阻将助老餐送到小区门口,交由小区志愿者送至老人家门口,切实保障辖区老人疫情期间的用餐需求和“舌尖安全”。
在松江区广富林街道三湘四季小区,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一批临时妈妈、临时保姆上岗,为特殊群体提供送餐、心理辅导等服务,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及时了解并掌握情况,为他们送去温暖。
疫情形势严峻以来,青浦民政为老服务热线成为了高龄、独居、行动不便老人和家属的“连心线”,日均接待电话500多通。通过这一热线,连接起民政养老工作人员、养老顾问和志愿者,对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探视,询问身体状况及生活需求,让老人安心,让封控在别处的家属宽心。
朱家角镇建立了党员、志愿者和特殊人群结对,形成一对一帮扶名单,了解掌握其生活需求。针对无法做饭或采购不到物资等情况,由居委会联系酒店进行客饭配送。对婴幼儿奶粉、尿布及辅食等特殊物品供给,由妇联干部负责收集辖区内需求信息、汇总清单,对接商超,并反馈至镇物资保障组,形成群众下单、政府协调、商家供货、基层配送的循环机制。
楼组党建:将楼栋建成坚强堡垒
为了团结凝聚更多党员群众参与疫情防控、守望相助,上海各区推进以楼栋、楼组为单位,通过建立临时党组织、党小组等方式,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党员群众凝聚起来,解决群众关切问题。
普陀区大众河滨小区物业公司原有44名管理人员,38人被封控在家中无法到岗,小区物业管理一度停摆。在居民区党总支号召下,小区业委会主任、老党员郭志强挺身而出,召集楼组内十几位党员与6位物业员工组成“临时物业公司”,成了小区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保障小区500多户居民的检测筛查和生活物资运送等需求。
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杨宅社区定西路601弄、新华路536弄,住户只有163人。这样一个微型社区面临封控,小区居民难免产生恐慌情绪。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干部王骥等7名在职党员,成立临时党小组,在小区志愿者群、团购群中主动亮身份,研究小区团购规则和公约,尽量满足居民日常团购需求。他们以楼道为网格单元,号召各楼道党员志愿者,做一两件解决本楼道居民实际需要的小事。他们不断“促团结”调解矛盾,关注独居人员需求,对违反防疫规定的行为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小区防控逐渐步入正轨。
为了夯实联防联控战斗堡垒,嘉定区建立了三项机制:线上建立——“村居书记群”和“在职党员志愿者抗疫突击队队长群”;现场连线——区领导与村居书记线上“问诊”;每日一议——每日梳理村居抗疫困难建议,构建扁平化联络反馈机制。同时,向重点村居派驻疫情防控“第一书记”和专项工作组,做实“强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