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海的年轻人们忙着在手机上拼手速、抢菜、接龙团购时,那些不太会用手机的老人生活得还好吗?
近日,一篇《帮帮老人小区》在网上热传,在作者生活的某市中心的老旧小区里,一些老人因为互联网生存能力较弱,家里没什么存货,生活挺难的。作者看到一对85岁的老夫妇在做白水煮面,就硬塞给他们一些绿叶菜,但他们却坚持不肯收下,“还说我小孩子长身体要多吃(我已经24岁了)”。
其实,绝大多数的上海老人在困难环境下,都是很隐忍的,不愿张口的,不想给社会找麻烦,默默扛下了所有。这些网络上的“沉默者”更应得到社会的主动关怀和精准专供保障。
让“帮帮老人”更主动,更贴心,更及时。千万别等老人“张口提要求”,那可能已经晚了。
上海是一座老龄化程度很高的超级都市,当下全域静态管理对上海适老服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4月7日,上海市副市长陈通表示,上海已建立应急特需保供机制,深入细致摸排属地老人、妇婴、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
在4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王文博、饿了么资深副总裁肖水贤等电商负责人介绍了疫情下的保供工作,特别是介绍了应急特需保供机制:京东健康上线“药品求助登记平台”,通过京东大药房等自有渠道及合作门店实施配送。饿了么紧急开发上线“应急特需”频道并放至APP首页,组织动员200多名服务专班,开展电话联络与服务回访工作。截至9日24点,饿了么已经对接了41230个应急服务。
虽然,电商的运力在逐渐恢复,APP上有了“应急特需”的频道,但是,一些老年人却被隔绝在不同次元中。很多老年人不太会用手机,甚至根本就没有智能手机。此外,老年人聚居的老旧小区,一般规模比较小,而社区团购所需要的数量门槛却比较高,让老年人接龙团购困难不小。
对于“手机外边”的老年人,特需保供就成了他们的生命线、最后的兜底保障,需要政府部门、社区以及电商等共同发力,发现他们、服务他们、保障他们。4月8日,菜鸟物流加开“助老专车”配合民政部门,将3000多斤蔬菜运抵虹口区5家养老院,以及闵行高华小区200多位独居老人手中。这一次精准保障,一下子缓解了700多位高龄老人的吃饭问题。
老人的食材消耗不大,要求也不高,一把绿叶菜,一块肉,几只苹果,就够他们吃上几天,难的是主动发现老年人们的诉求,特别是精准找出独居老人,为他们匹配物资供应,保质保量,满足他们的消费习惯。
可能,难的不是物流配送,不是组织货源,而是:我们能不能想起这些不会出现手机屏幕里,不会在网上求助的老人?
4月9日,“核酸码”功能首次上线使用,那些没有智能手机,直接用身份证做的核酸检测的老人,该怎么查询结果?对此,上海发布回应称,可以借助他人手机登录随申办“老幼核酸助查”页面查询。其实,在高速的信息化、互联网化过程中,需要给老年人留下“线下通道”,这是数字文明的应用之义。
上海是一座数字智慧城市,也是一座老龄化严重的城市。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在特殊环境下有着重大意义。让老年人能方便地测上核酸、吃上绿叶菜,是对上海智慧城市管理、适老化服务提出的终极考验。
老年人老了,他们年轻时是对城市建设有着赫赫的贡献,有的还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权威,但是,他们的互联网生存能力比较差,真的学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需要城市的主动排摸、问询、关怀、服务。当下关键的关键,是必须守住老年人特需保供那根细细的红线,多一些“助老专车”,多一些“线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