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是上海最早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城区,截至2020年底,全区户籍总人口90.53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29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40.1%。
为应对当下的人口老龄化,近年来,静安区紧扣老年人需求,积极推进“乐龄家园”品牌建设,构建起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为特色的静安“养老模式”。
“我可以熟练地打开健康码和行程码,最近还学会了使用电子医保卡。”
“老同学聚会结束,大家还站在路边拦车,我已经乘坐上用叫车软件提前预定的车了。”
“我用‘美篇’这个软件创作作品,总阅读量达到了一万多,特别有成就感。”
……
几个月前,静安的这些老人还在为无健康码出行不便、网上就医挂不上号、消费支付障碍重重等尴尬场景所闹心。
如今,他们在全社会帮助下,正努力跨越“数字鸿沟”,尽情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今年,上海将“百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行动”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3月起,静安区全覆盖开展“长者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行动”,各街镇通过各种形式为老年人架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
“带着老年人在智能化时代一起奔跑前进。”截至目前,静安区14个街镇已设立42个“随申学”项目服务点,提前完成1万人次长者培训任务,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
量身定制,课程内容紧贴生活
静安“长者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行动”系列培训课程紧贴老年人实际生活需求,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等使用事项展开,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
8月3日上午9点半,在南京西路街道重华乐龄站点,手机学习沙龙开课了,数十位老人早早地到达教室,有的忙着戴上老花镜、拿出纸笔,有的则和同伴抓紧交流上一堂手机课的教学内容。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如何使用手机打车。首先手机要有网络,开定位,然后打开软件上的一键叫车……”
课上,志愿者使用了投影仪,希望用最简洁、清晰的方式,让老人们看懂、学会每一步操作流程。
一个小时后,老人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基本都学会了如何用手机打车。85岁的老人张铭芳还将课堂上的纸质版“打车使用”流程一折为二,小心地放入了包内,表示回家还要跟着流程多练练:“学会‘手机叫车’,对于我们老人来说太实用了。”
张铭芳说,之前自己不会手机叫车,在路边很难叫到车,有事情出门就要麻烦小辈帮忙,也不太好意思,只能尽量少出门。现在,她对走出家门变得更加期待和从容:“老师说,我们今天新注册的用户都有12元优惠券。回家再学一下,过几天去医院配药,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亮亮,姆妈做了个视频,你看看灵光伐?老师教的,我今天又到手机培训班去了……”
同一天,大宁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也在进行着一堂手机培训课,课程内容是视频制作。老人陈秀丽跟着老师用“剪映”软件,将自己手机中的照片和视频剪辑成一段小视频,配上自己喜欢的音乐后,就迫不及待地发送给儿子。
“我以前很羡慕老同学可以把旅游、聚会的场景剪成很美的视频,没想到现在我也会了,太开心了!”
手机打车、视频制作、微信使用、手机地图使用、就诊挂号、网上买菜……
如今,静安的老人经过一堂堂培训课,从理论到实践,实用课程的教学让大家越来越享受智能生活。
“别的不说,就说培训课报名,从最开始社区线下报名,到现在很多老人可以熟练进行线上报名操作,课程常常一发布就被‘秒杀’,一位难求!”宝山路街道一位培训老师感慨道。
形式多样,线下线上方便学习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一网通办’自助机、医保自助机的操作方法。”
5月份,大宁路街道专为社区长者开设的长者数字生活“随申学”系列课程又一次开讲了。对于老人来讲,这次的培训有点特别——由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授课,现场除了通过APP教学外,还加入了现场实际操作。
“上课的地方就有一台医保自助机,老师讲完理论课后,我们大家就围在自助机前,看着老师一步步在机器上直接操作。”当天参加培训的王阿姨认为,这样的实景体验教学,对老人更友好,更便于理解和记忆。
于是,这类颇受老人欢迎的授课形式,从5月份开始,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银行、商场等8个地点,一共开设了16场,重点开展老年人在银行、商场等场所的实景应用教学,通过体验式课堂的形式,帮助老人快速掌握智能手机的相关应用和操作,切实让老人感受到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便捷和效率。
对于出行不便的老人来说,石门二路街道的手机培训“云教学”则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从今年三月份起,石门二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公众号正式开设了“手机课堂”系列,发布一些关于手机运用的主题教学文章,以线上“云”教学模式引导老年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如缴纳公共事业费、分享图片视频、申出行、新增联系人、设置闹钟等等……在公众号里,图文并茂地讲解各项非常实用的手机功能操作,使老年人更清晰直观地掌握、理解,也便于老人反复学习和操作。
便利生活,老人跟上最潮时代
在4月至6月的3个月里,共开设288场智能手机培训班,辖区36个居民区全覆盖,每个居委会先后开设8场,约有5500人次参加……这是彭浦镇今年智能手机“随申学”培训班的一组数据。
项目负责人介绍,每个居委会开设8场,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根据前期“试教学”经验,总结老年人的学习情况,反复研究其学习进展并作科学评测,还在学习群内通过测试考试,最终得出的针对老年居民的科学教学方法。
“通过听取意见我们得知,多数老年人并不是不想接触和使用智能手机,他们也充分了解数字化生活的便利。但是鉴于众多报道中提到的网络诈骗、金融陷阱和手机网络安全等信息,给他们带来了顾虑。”
项目负责人介绍,为打消老年学员的这些顾虑,一开始的课程培训中,老师们用生动的图文案例来介绍智能手机的安全性,和安全操作方式,让老人先吃上一颗“定心丸”。随后,在每次课结束时进行预防电信诈骗科普宣传。这样一来,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有效提高了老年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短短三个月,学员们不仅智能手机运用技能得到了提高,学员与同伴、老师间的友情也得到增强。不少老人还表示,期望还会有“中级班”“高级班”。
“我下一步的目标是银行业务及转账!”
周老伯表示,大家都盼着开设更高级别的培训课,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让努力追随时代的脚步,愈发迅速而有力。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宝山路街道的老人,他们对自己专属“手机小老师”、来自市北职高的00后学生志愿者们怀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孩子们带着我们,打开了新世界大门,让我们不仅享受到了数字化带来的生活便利,更感受到了被时代重视的幸福感。”
推荐相关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