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至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今年3月,民政部发布数据显示,全国有200多万老人入住在约4万个养老院,但工作人员只有37万,其中真正的护理员只有20多万。与此同时,一个护理员平均要服务近10个老人。
上海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平均年龄偏高,已达50.9岁;学历水平偏低,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4.4%。某种程度上,年龄和学历等因素都决定着护理服务能力。
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老龄人口、失能老人的数量都会增加。就即使是目前,我国目前有超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按照护理员与老人1比3的养护比推算,也需要养老护理人员上千万。而护理服务从业人员不仅数量不足,也存在着缺乏规范培训等问题。
现在几乎所有养老院都喊着缺人,但大量专业人才却选择离开养老领域;同时养老服务业护理一线留不住年轻人,是长期以来困扰养老服务行业的“顽疾”。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留在这个行业?
养老护理员何苗苗:我朋友也挺多,没人选择这个行业,他们看着咱们干这个活,就接受不了,好像是一份挺丢人的工作。
石林成:工资太少了,在北京,干别的行业一个月也能拿个五六千工资,而我们活也很累,就拿个三四千。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孙彦云:之前接触的老人一般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这里一接触,200多300多人(需要照顾)。
调查发现,目前养老行业薪酬待遇普遍偏低,很难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另外,青年人觉得这个职业没有面子,还有一些学生对养老行业不了解,就业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
为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整体质量,近日,北京市民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共18条内容,其中首次将岗位补贴与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挂钩,设立养老护理岗位奖励津贴,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岗位奖励津贴。
为引导更多生力军加入养老服务行业,《办法》还设立毕业生入职奖励,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分三年发放入职奖励。《办法》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表层看到的是增加了入职补贴,增加了岗位补贴,但它实际上都是和整个职业技能等级,今后的成长、未来趋势相挂钩的,通过这样一个补贴,使我们在养老服务领域一些服务队伍的专业性能够不断提升,希望它进入到职业化轨道,使他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上具有价值。”
近年来,用“钱”吸引和留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成为多地向养老行业“输血”的手段。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安徽、湖北、广东、浙江、四川、福建、山东、江苏等省份部分地市出台类似政策。
因就业市场需求大,近年来,已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逐步构建了从技工院校、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到本科学校立体化专业教育体系。例如: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开办了上海首个专门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的“老年服务与管理”大专班,通过对在岗的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水平提升,为其提供专业化学习机会和学历教育的提升通道。
11月21日,“2020年首届长三角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在上海举行。本次比赛面向长三角地区近8000家养老机构的15万名养老护理员发起预选。
而此前,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中,就把老年服务专业作为急需紧缺专业予以政策倾斜。
去年10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较此前版本放宽了养老护理员入职条件,将从业人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那么如何真正让人进来留得住,特别是年轻人能够在这个行业中找到留下来的理由?
目前在养老机构里,从事护理工作的大多数是在40岁以上,从业人员老化,后备人才不足,已经制约了我国养老行业发展。一些养老机构已经着手加大对年轻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养老机构负责人唐浩说:“他们学习能力更强,对老人的关爱度更加自然,对于未来的人才储备是有好处的。”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认为,要想留住年轻人,除了在待遇上提高,更需要综合施策,加快人才专业化、体系化培养,增强养老职业荣誉感和社会地位,同时,还需要做大做强养老产业。党俊武说:“现在养老服务人才之所以比较紧缺,这个行业现在还在起步阶段,盈利模式也不是完全清晰,他一个月才拿三四千块钱工资,工作劳动强度大,关键还没有社会地位。我觉得做强做大这个产业才是吸引人才的根本,不光是养老服务行业,所有行业只要这个行业好了,人才自然就来了。”
老有所养是民生要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解决多层次养老人才短缺问题,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综合施策。未来解决好养老专业人才“不愿来”“用不上”“留不住”的问题,还需要多措并举,多方发力,靠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推荐相关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