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养老产业注入新的活力。那么,智慧养老是什么?它在大国养老中的体现和作用分别又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在做客《养老会客厅》时表示,智慧养老产业是一片蓝海,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国家养老网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我国现在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边富边老的情况可能会和无人养老相交织。因此,通过智慧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老年护理和服务是很重要且必要的。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智慧养老”成为近年来政府文件的高频词汇。当前,全国不少地方开始探索智慧养老模式,但整体而言,智慧养老作为新兴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培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智慧养老是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计算、云计算、物联网,包括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去帮助老年人改进他们的生活,利用好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使老年人过得更有尊严,过得更独立、更快乐、也更有尊严的一种养老方式。与传统的养老方式相比,智慧养老首先体现在它的信息技术上,比如现在市场出现的陪聊机器人可以跟老人聊天,看护机器人能够把老人从床上抱起来,呼叫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可以帮助养老机构快速去找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是哪个床位,通过智慧养老,可以使老人更独立,更安全的生活。其次,智慧养老会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长尾经济效益,省人、省时、省钱、省力,既能收集大众需求,也能收集小众需求,特别是通过智慧信息技术手段和老人做精神层面的交流体现着重要的时代进步。
图片来源:国家养老网
左美云教授指出,工信部、民政部和卫计委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对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有纲领性指导,但是,智慧养老应该怎么去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模块化的产品,一是集成性的产品。模块化的产品,比如老人的可穿戴设备,类似手环、防跌倒的装置以及检测装置等,都是模块化的产品,即它能够实现某一方面的功能,是一个模块的功能。目前,模块化产品在我国老年人市场潜力很大,但缺点是需要和别的数据进行整合,这也是这个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所在。怎样可以克服这个短板,就需要进行集成化的整合,这是未来养老产业要发展需要重点去突破的难题。现在有很多养老服务平台、医养结合服务平台以及很多企业都在探索,怎样把穿戴设备的信息能够传到平台上,只有当大数据平台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医疗信息等一些基本属性信息和需求信息进行整合,集成性产品才能够发挥作用,智慧养老也才能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一片蓝海,目前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大力发展集成化产品,二是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智慧养老平台需要有一个服务体系。基于我国的国情,服务体系的平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人”交互平台,比如老人可以打电话给呼叫中心或者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或呼叫中心的服务人员再去操作平台,这个是目前比较普及的现象。另一类是“人-机”交互平台,就是老人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子信息平台直接进行操作的,是智慧养老的直观体现。这两类平台在进入智慧养老领域,进入养老市场时都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线下的服务和线上的评论应该结合起来。无论是集成化产品还是线上线下互动,老人的需求是关键,怎样能使老人因此而过的比较健康和幸福,是取决一切产品和体系的关键。
左美云教授说,智慧养老分为智慧助老、智慧用老和智慧孝老三方面。智慧用老指的是用信息技术把老人的经验、知识、智慧用好,60岁到75岁这段低龄老人退休时间不是很长,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如果能把这些人用好的话,对于我们国家的人口二次红利是很有好处的。比如北京市尝试做虚拟网上博物馆,老人可以根据专长将自己的作品放到网上,在进行市场转化之后,可以有效体现价值和尊严。江苏扬州提出时间银行的概念,通过低龄老人去养老机构做志愿者服务高龄老人,等自己高龄后,就可以兑现原先储存的同等时间换取其他低龄老人的服务。这是智慧用老的很好体现。云南部分社区组织老人成立兴趣小组、社会论坛等形式,将空巢老人变为有组织的、健康快乐的蜂巢老人也是很好的老人间互助的智慧用老案例。
养老不是一个等到老了才要去面对的事情,而是要未雨绸缪。比如现在很多老人年纪大了以后,没有经济基础去支付养老护理费用,那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险种,叫长期照护险。因此现在国家也考虑设立这种长期照护险。长期照护险会像五险一金一样在工资里边出现,每个月要交纳保险费,等到一定的年龄,如果经过评估可以发放,就可以通过这个保险来支付相应的费用。但是长期照护险到底是怎样一个结构,怎样一个设计,会产生一个什么影响?智慧养老就可以起作用了,可以根据大数据做试算,可以模拟,可以仿真,国家现在已经在找一些地方做试点,探索成功之后,可以为全国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做出有效参照。
据悉,《养老会客厅》是由国家养老网联合云媒中国新媒体平台、“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推出的新媒体栏目,邀请全国老龄事业政界人士、智库专家、优秀养老机构掌舵人及社会各界关注养老事业的风云人物,解读中国养老相关政策,分享养老事业背后的酸甜苦辣,共同探讨中国养老发展之路,并通过融媒体形式对外创新传播。
推荐相关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