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城养老的建设者: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陈跃斌
2019-08-06 11:14:10来源: 上海民政局 7月25日,上海市民政局举行“牢记初心使命 争做新时代民政孺子牛”主题宣讲会,5位先进代表介绍了个人事迹。即日起,我们将逐个向您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一道感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竭诚奉献的“孺子牛”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荣获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的陈跃斌。
陈跃斌同志在民政部门工作20多年,2013年底起先后担任老龄工作处、养老服务处处长,见证了新时代养老服务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参与了上海大城养老改革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他所带领的团队,获得2015-2017年度市级机关先进党支部,2018年度市级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2015-2017年度市民政局先进集体,2016、2017、2018年度民政局先进处室称号。
深入钻研
积极当好顶层设计的“参谋助手”
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该年被称为中国的“养老元年”。陈跃斌担任老龄工作处处长后,第一件事就是接手起草上海实施意见,他深入梳理上海的养老实践,为市政府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府28号文”)献计献策。深度参与《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关于深化本市养老服务的实施方案(2019-2022)》的制定,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得到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认可。带领团队系统论证《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八大任务、八大项目、社区养老五个服务圈等设计,很好地指导了本市养老工作。
陈跃斌先后参与和牵头起草了30多个上海养老服务政策文件,促进了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丰富,市场活力显著增强,质量明显提升。制订养老企业登记管理相关文件,养老企业登记数增长了200%;制定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前两年实现街镇全覆盖;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和养老服务补贴有效衔接,惠及8万多困难老人和广大护理员群体。
攻坚克难
努力推动养老服务制度创新突破
大城养老,理念先行。2015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社区嵌入式养老”,作为特大型城市首选的养老模式。陈跃斌系统总结基层实践,力推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综合型的养老服务机构,打通机构、社区、居家服务形态的壁垒,探索推广综合照护服务。现在嵌入式养老已成为全国养老界的“热词”。
民生工作,既要有“心”,还要有“技”。201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国率先建立老年综合津贴制度。陈跃斌与团队反复求证,形成了“1+1+x”的政策体系,先后组织召开635个座谈会,征求27000多名老年人和各方代表意见,协调推出了简易申请、就近办理、六家银行自选、上门激活敬老卡等一系列人性化措施。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发放老年综合津贴140多亿元,已惠及360万老年人。该工作获得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
随着养老服务日益丰富,“信息不对称”成为很多老年人获取服务的障碍。2018年,在局领导支持下,陈跃斌和团队探索推出社区“养老顾问”。半年多时间,100多个街镇顾问点为2万多人次老年人提供了零距离、有温度的服务。同步推出“空中养老顾问”(电台栏目)和“智能养老顾问”(线上平台),打通养老服务供需对接的“最后100米”。
心系群众
用实事项目落地提升老年人“获得感”
在市政府实事项目建设过程中,陈跃斌同志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工地、看进度、把方向,各项任务均超额完成,群众满意度居于前列。目前全市社区日间照护机构已达641家,老年助餐场所已达815家,老年活动室近6000多家,示范睦邻点1000多家。开展“老伙伴计划”“老吾老计划”“适老化改造”“银龄宝典”、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中国老年福祉产品设计大赛、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等项目,很多都开创全国先例。陈跃斌还关注民生“痛点”,为了让寻找养老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他积极推动“互联网+养老”,开发市养老服务平台,大幅提升老年人“获得感”。
陈跃斌深怀为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常常废寝忘食,超负荷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处每年办理两会建议提案50件以上(2019年达105件),回应社会关切。此外,他还参与《大城养老》《〈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普法读本》等编撰,积极宣传上海养老工作和养老政策。
民政工作平凡、琐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陈跃斌同志的座右铭。养老事业任重而道远,他以“乐做千古平常事,不枉今生民政人”的精神和担当,践行着新时代大城养老建设者的使命和责任。
图片来源:上海养老网 晏新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