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中老年人这里都有斑块,传统中医药上阵“歼敌”
2019-06-27 17:02:24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王艳辉 一提起“斑块”这个词,不少人会习惯性想到血栓、心梗、脑梗等疾病,一旦体检查出斑块就过于紧张,甚至病急乱投医。
关于斑块带来的危害,来自官方的数据表明,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这意味着,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人因心脑血管病而死亡,颈动脉斑块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元凶。它不仅影响大脑供血,斑块破裂还会引发脑卒中。因此,干预颈动脉斑块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 颈动脉是血管健康的“窗口”
47岁的IT从业者费先生日前在公司例行体检中查出左颈部动脉有斑块,血管有轻微狭窄。想到家族父辈中时有长者因心脑血管疾病而离世,费先生感到惶恐不安。进一步检查和咨询后,医生认为他的血脂目前比较正常,平时也无异常症状,但日常饮食偏油腻,不用着急用药进行干预,需要先行规避不良生活习惯,及时进行随访。
据介绍,年龄的增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导致斑块的形成和加重。一般来说,血管从十岁左右开始硬化,十五六岁就可能长斑块了,40岁左右斑块变得明显,我国年龄超过40岁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1.3%,已经确诊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中,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达76%。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霍清萍教授指出,血管是人体的一个大系统,最近医学界提出了“泛血管”的概念,一个区域的病变往往反映出整个血管系统的不健康。颈动脉是反映人体血管健康的窗口,位置表浅且固定,检测正确性高。现在体检查颈动脉超声价值非常大,如果颈动脉出现硬化斑块、管腔变窄等病变,就意味着其他位置的血管也已发生同样病变,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早期干预动脉硬化、抑制斑块形成、缩小斑块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 中药对颈动脉斑块干预出成效
颈动脉斑块是一个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发现斑块不要过于恐慌,但要引起重视。一般来说,医院的神经内科、血管外科是诊治该病的主要承担科室。现在,中药对颈动脉斑块的干预也有重大研究进展。
近日,由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承办的“慢病防治中国行-通络阻抑心血管事件链高峰论坛”上传出消息,一项由中国工程院张运院士牵头,联合包括本市医疗机构在内的35家三甲医院,1212例的通心络防治颈动脉斑块循证医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研究数据将于近期在国际会议上公布。
近年来,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加速了中草药的开发。20年前开发出来的中药通心络,于1996年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并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缺血性脑中风。这次循证研究得出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结果,证实在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中,应用通心络能安全有效地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接受通心络治疗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显著减少,特别是减少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率。这意味着通心络胶囊不仅能稳定斑块,抑制斑块形成,而且能逆转斑块对血管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心绞痛、心梗、脑梗塞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张云云教授指出,干预斑块除了降脂以外,抗炎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西药在这方面存在这一定的局限性。此项循证研究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解释了通心络通过降脂、抗炎等多种机制干预斑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在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中都有着良好的前景。
► 传统中医药助力慢病防治
循证医学研究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兴起的一种权威、科学的医学研究方法,为了达到大范围、多样本、随机双盲的要求,本次研究在全国22个城市内累计筛选了5000病例,最后筛选出符合标准的121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纳入研究。为了更好体现研究设计及结果的科学性,每名受试者都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用药及观察。据悉,该研究在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进行了注册,是国际上首次开展的中药制剂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前瞻、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同时也是目前国际上样本量最大的中药干预颈动脉斑块循证医学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胡鸿毅教授指出,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慢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首要问题,并呈现出发病率越来越高的迹象。慢病致死人数已占到我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在中医理论的角度看来,这些病程长,疼痛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疾病都可以归为络病。目前,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已经研发出了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等系列创新药物,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助力慢病管理进入“快车道”。
在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张秋娟教授看来,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经40载春秋的络病学研究,在重大成果不断涌现的情况下,现在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令人欣喜。此次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循证医学研究良好结果的获得,为临床防治心脑血管病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