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城市化③中国流动人口走向何方
2019-06-27 13:24:07来源: 澎湃研究所 作者:彭言 虽然中国流动人口在2015年到达峰值后缓慢下降,但是人口始终维持在2亿左右。自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人口流动正在经历怎样的挑战,而流动人口又将往何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永荣教授和合作者谢东虹、吕利丹在论文《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中提出了流动人口正在面临的五个挑战:
第一,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提高与抗风险能力之间的矛盾。
历年人口普查和小普查数据显示: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相较于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流动性更高,工作稳定性较差,并且与老一辈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在行业和职业构成上并没有显著优化,仍面临较大的失业风险。
流动人口一旦失业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主要的生活来源,加上没有失业保险的荫庇,失业问题不但会对流动人口个人和家庭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城市和社会的稳定。
第二,定居的双向需求与制度和家庭的双重障碍。
长期定居城镇不仅是流动人口意愿的主流,也是城市政府力图推动的重要目标。一方面,流动人口在城镇地区的定居意愿会随着人口流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加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及流动人口的增速放缓,日渐严重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所导致的民工荒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各种福利政策吸引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
然而,与定居需求相对应的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会面临制度和家庭上的双重障碍,这是因为流动带来经济状况改善的同时也会催生诸多的家庭问题,如留守(流动)儿童的抚养以及受教育问题、留守老人的赡养以及精神慰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面临着诸多制度性障碍。
第三,流动儿童学校教育和城市适应的双重挑战。
伴随着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儿童也逐渐加入流动的阵营。2010年,中国流动儿童的数量达到峰值,并且其中相当高比例是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城市娃"。然而,与真正的城市娃相比,他们却面临着学校教育与城市适应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流动儿童的在校比例远低于真正的城市娃;另一方面,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需要适应全新的生活,面对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改变。
第四,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与亲情慰藉的双重缺失。
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的各阶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11周岁农村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4.92%,且留守儿童中有一半只能和父母中的一方一起居住,另一半只能跟祖父母或者以外的人一起居住,甚至还有2.9%处于独居状态。留守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庭结构的拆分以及抚养方式的变化,更表现为亲情的缺失。由于家庭缺乏完整性,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五,农村老龄人口流动与留守的两难选择。
务工和随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口外出流动的主要原因,因此,流动老年人主要包括高龄农民工和随迁家属两类,但这二者均被当前的公共政策所忽略。
就高龄农民工而言,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水平差,他们难以进入到各类新兴行业,只能在传统的建筑业、制造业等部门就业。这些行业从业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最难以保障,高龄农民工是当前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最弱势的群体,却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他们的权益和福利。
就随迁老人而言,他们面临着亲情与乡愁的两难选择。受农村传统思想、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影响,随迁老人从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的乡土社会迁移到以业缘关系为主的陌生城市,不仅原有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又面临着较为突出的文化融合、身份认同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
面对上述挑战,中国流动人口将何去何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认为,当前中国流动人口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稳定地定居下来。
以下是他和合作者发表的论文《流动人口走向何方》中的一些思考。他们认为,这些思考可作为未来流动人口“稳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城市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无论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是在中国特殊的环境和国情下出现的特殊现象。大规模、长时期、普遍性的流动人口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这样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是应该长期存在的现象吗?显然不是。
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从保持今后经济持续增长的角度,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角度来考察流动人口现象的利弊,应该把流动人口定位于一定历史时期的暂时性现象。
未来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是继续增加,也不是维持,而应该是逐步的减少。流动人口的减少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当然,这种减少不是让他们回到农村,而是使其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定居状态,即实现流动人口的“定居化”。是定居在城市,而不是定居到农村。
当前,因为认识的差异,很多政策还在维持和强化“流动”。如对留守儿童关爱的长期化,减少流动人口后顾之忧的很多措施的固定化。然而,考察历史上人类的变动过程能够发现,其遵循着一种发展规律:定居-流动-再定居,而后一种“定居”是在城市定居,并最终转化为城市人口。
流动人口的政策主调需要从鼓励流动转向鼓励稳定,鼓励定居。首先是家庭稳定,鼓励流动人口扩大家庭规模,真正实现“家庭化”;其次是居住稳定:保证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稳定,使其“工者有其居”;最后是职业稳定,减少行业和职业间的流动,提升流动人口的技能、经验等人力资本积累。
流动人口应该受到鼓励和赞扬,但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象已然成为过去。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阶段,为了真正地实现高质量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应该鼓励流动人口定居城市,让流动人口成为一种“暂时”现象,让流动人口尽快走向最终的谢幕。
(论文“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与“流动人口走向何方”均发表于《人口研究》2019年第2期)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