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3月12日召开的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了解到,北京老龄委将重点做好深化医养结合、加强设施建设、促进养老产业发展、优化孝老敬老社环境等四方面工作,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北京市老龄委副主任雷海潮介绍,截止到目前,北京市共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343万余份,为157万余名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实施中医健康养老示范工程,2018年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出诊服务13.77万人次。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不断推进,老楼加装电梯累计开工990部,完成378部。
同时,北京市的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全面推行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提升精准管理服务水平,累计制发北京通-养老助残卡412.3万余张;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建成养老机构550家、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9家、街乡养老照料中心275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农村幸福晚年驿站680家。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北京市老龄委的工作将在四个方面加大力度:要深化医养结合,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健康服务。要加强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养老产业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持续优化孝亲敬老社会环境,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北京市副市长、老龄委主任卢彦表示,北京市老龄委要积极构建老龄健康服务体系,加大政策创制力度,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增加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培育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健康养老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弥补农村养老发展短板,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切实提高老年民生保障和福利水平,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强化老年人经济保障,提升老年人福利优待水平。要大力弘扬社会敬老风尚,加强“全生命养老准备”理念宣传,进一步发挥好低龄、健康老人的积极作用,开展好特色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