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情之所在,亦是用武之地第十六期“银龄行动”上海老志愿者在喀什地区基层传道授业,充分发挥教育传帮带的作用
百年树人。
在第十六期沪疆“银龄行动”的项目中,教育服务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喀什地区及其下属巴楚县,几位在机械工程、教学管理、心理咨询、声乐教学以及信息技术方面颇具专长的老志愿者结合当地实际,发挥各自特长,在基层职校、县社区教育办、社会福利院、老年大学传道授业,播撒桃李之教。
“零起点”自编教材,想边疆孩子们所想
凭借过硬的学术能力,黄立新教授今年3月刚退休,来自国内外高校的聘请意向就接连到来,忙得几乎无暇分身的她硬是空出两个半月的“档期”,一定要参加“银龄行动”。不过,身为机械工程专家的黄立新来到巴楚县职业高中后,却“一直在研究如何教孩子们识字 ”。
原来,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孩子,因为普通话水平低,对学校订购的专业教材根本看不懂、听不明白,适用性也有欠缺。
没教材,怎么办?自己编!
主意打定,说干就干。这位大学教授先向当过小学教师的老母亲请教如何教基础学科,再向相关专家咨询如何开展识字教育。她从“零起点”干起,摸索着写出了第一本3章22页的教材雏形。整本教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更重要的是“集专业知识与拼音识字于一体 ”。
起初,当地职校的老师们挺疑惑,“用教小学生的方式进行高中段职业教育,能行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几堂课一实践,孩子们的积极性陡增。在她的带领下,职业高中的教室里不断传出朗朗读书声 。
倍有成就感的黄立新一发不可收,快马加鞭深加工,把教材进一步深化提升为《职业高中汽车专业国语教程》,迅速提交新疆教育主管部门,该教材填补了当地的空白,目前出版审核正在进行中 。
除了汽修,巴楚职高另有一个作为重点的服装专业,也一直苦于没有满足少数民族孩子“国语+专业”学习需求的教材。看到黄立新编写的汽车教材很受学生欢迎,巴楚县职业高中校长杨君义萌生了再请她帮助编一本《服装专业国语教程》的念头。
黄立新对服装行业原本一窍不通,尽管被赶鸭子上架,她却一口应允。她先把自己编写汽车教材的做法,逐一辅导给职高的服装专业教师,而后手把手地一起编写。待到初稿完成,再发回上海,请沪上东华大学纺织学科的专家把关……
“堂堂大学教授,给职高的孩子上专业课倒也罢了,大量精力用在名词解释、生字、拼音、生词、组词、造句上,不觉得大材小用?”对此,黄立新总是坚定地回答:“我34年8个月的教学经验,在巴楚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有我的用武之地!”
按计划,本月底,“银龄行动”的志愿者就要回上海了,为了留住黄老师,在征得本人同意后,巴楚职高递交了人才柔性引进的援疆项目申请。
“如果顺利的话,今年12月左右,黄老师还能来巴楚”,说这话时,杨君义校长格外欣喜。
“接地气”进行备课,想边疆年轻人所想
这是梁平第二次来巴楚县,志愿服务点依然是县社区教育办,“有人问我巴楚哪里最美,我说除了胡杨林,更有这里的人。”今年赴疆前,她自掏腰包为受援单位购买了教育理念方面的书籍,她说:“这里的社区干部和老师格外努力,希望不断提升教学理念。”
在社教办,梁平带教两位维吾尔族姑娘,指导他们独立开展教学活动。她经常带着成熟的策划,下乡去尝试推广社区家庭教育,让少数民族同胞也能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社区活动中来,一去就是100多公里。
与梁平同在巴楚县社区教育办服务的还有61岁的金南。来疆前,他原本也作了不少准备,到了却发现备的课用不上,他随即进行“接地气”的修改。
在巴楚,3D打印机很普及,这让在信息科技和社区教育方面见长的金南有些意外。他觉得,光有机器不行,更要学会怎么用。于是,他为当地80后、90后年轻人开办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应用的专业培训。上课之余,金南不断做的工作是修理3D打印机,不到两个月时间就修了不少于200次。“使用得多,维修自然也多,这反而让我高兴”。
就在半个多月前,由金南发起的“我与巴楚面对面-3D打印笔创意作品展”在上海静安区青少年创客集市活动中亮相,具有新疆特色的作品被观众纷纷点赞“有创意”。
变身“南疆百事通”,想边疆老年人所想
声乐老师叶茵是位热情奔放的女性。8月12日,喀什地区老年大学的教室里如常传来歌声,学员们在演唱《飘落》,身穿枚红色艾德莱斯绸(注:新疆特有的、具有少数名族特色的纺织品)的叶茵正全情投入地在指挥。
慕名而来跟随叶茵学习声乐的玛依努尔是学员中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今年刚刚退休。玛依努尔喜欢唱歌,但一直没有机会进行专业训练,直到退休后听说老年大学来了位热情的上海老师,就赶紧报了名。“叶老师教我们什么是高中低音、怎么用口腔和鼻腔发声,这么专业的老师能到我们这里,真是太难得了。每次她来上课,班里气氛就特别好。”
早在2011年、2012年,叶茵就来喀什参加泽普县艺术枣节的演出活动,“那时,南疆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就想,将来一定还要再来。”果然,叶茵随后来了10次新疆。除了4次“银龄行动”援疆服务外,叶茵还多次带领她的上海学员来新疆采风和交流,从援疆老专家变身为“南疆百事通”。
“喀什让我收获了很多,我爱喀什,我爱南疆。只要还能参加‘银龄行动’,我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