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慧养老引入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思考
导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也涌现出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养老模式。近日,哈尔滨启动养老院服务质量行动建立视频监控系统,三部门联合部署智慧养老,开辟信息产业空间。智慧养老的产业背景下很有光景,市场需求很大,将在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将智慧养老引入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也是近年来各地进行试点和探索的重要养老方式之一,由于尚处发展的初级阶段,智慧养老引入居家养老服务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
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
近日卫计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同时,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健康养老发展,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开展面向家庭、社区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覆盖率和质量效率。搭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对接各级医疗卫生及养老服务资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安全监护等服务。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建设,为养老人群提供便利服务。
专家表示,随着社会资本的关注度提高以及政策的进一步明确,未来将出现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养老大数据也会逐渐在各类健康养老机构和服务商中形成,相应的管理也会更加严格。
杭州:搭建“虚拟养老院”
老人足不出户,一键即可享受紧急求助、家政、护理等服务;老人走失迷路,通过佩戴的智能终端就能精确定位……杭州市今年启动了“智慧养老”综合服务项目,整合3大类13项服务,为杭州市老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虚拟养老院”服务。
从2013年起,杭州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养老服务的“智慧模式”。随着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智慧养老”2.0升级版应运而生。提供的3大类13项服务分别为:一类服务主要为老人提供紧急呼叫、主动关怀、亲情通话及特殊“助急”等基本服务,老人可免费享受;二类服务为推介助急、助洁、助餐、助医、助浴、助行、助聊等生活服务,老人可享优惠价格,需自行付费;三类服务为推介所在区域政府购买服务及相关公益服务,老人无偿或抵偿使用。
武汉: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武汉市民政局获悉,今年武汉市民政、发改委、财政、公安、人社、综治办、卫计委、网信办等政府部门将联手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平台建好后,老人可以足不出户网上预约挂号看病,还可以预约家庭医生上门。家属可以在平台上为老人购买服务、预定养老机构等。平台建设将采用社会资本运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支持智慧养老运作,平台建设将按照政府的要求和老人的需求设计,做到线上有大数据架桥、线下有专业团队服务。
据悉,今年,武汉市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运营补贴等方式对养老服务业予以重点扶持,鼓励引导承接平台运营的社会力量组建、吸纳各类为老人服务资源。
智慧养老引入居家养老的思考
智慧养老引入居家养老时有几大显著优点:(一)构建信息平台,提供需求服务;(二)运用平台进行信息整合;社区平台可以通过遴选不同类型的合格服务商,发挥信息整合作用,整合老年人健康信息、医疗护理信息、膳食偏好信息、家政需求信息等,然后开发一个推荐系统,为老年人推荐相关性或互补性服务。(三)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提供规范化管理和监督等。即使如此,目前我国智慧养老模式的研究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还面临诸多问题要解决:
(一)智慧养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
智慧养老方案不能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居家、社区和养老机构医护资源,紧缺的医护资源不能满足庞大的养老群体。智慧养老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能为落后,信息数据的应用、整合和处理有待完善提高。
(二)智慧养老产业化和规模低
我国当前的智慧养老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只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广,缺乏规模经营,相关公司规模小,智慧养老产业链还尚未形成,养老服务碎片化严重,养老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产业化道路任重道远。
智慧养老的相关产品用户体验相对较低。因为老年人群庞大,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差异较大,用户需求相对复杂,智慧养老产品要做到有用、易用、友好需要成熟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在目前智慧养老产业化相对较低、智慧养老企业规模较小的前提下要达到这个要求任重道远。
(三)对智慧养老的服务实施于落地研究较少
纵观国内智慧养老信息服务服务平台方面的研究,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理论去研究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相关课题,主要研究方向有从智慧养老模式研巧实现、信息服务平台搭建软硬件技术实现等,而对智慧养老的服务实施于落地研究较少,对智慧养老模式研究实现层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推荐相关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