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物现象或社会现象,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风险。”在今天举行的2021年上海残疾预防论坛上,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吕军公布了一组数据: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0亿残疾人,约占世界人口的15%,相当于每7个人中有1个残疾人,中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而在上海,约有残疾人群90多万,持证残疾人近50万,残疾人占比还在不断上升。
今天是第五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为“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所谓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残疾发生率依然较高,遗传性、先天性残疾尚未有效控制,慢性病、精神障碍、意外伤害等导致残疾的风险又在显著增加,进一步采取措施增强全民残疾预防意识,加大残疾预防工作力度十分紧迫、必要。
“后天获得性因素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因素。”吕军指出,我国8500万残疾人中,先天性因素仅占9.47%,后天获得性因素却占到了74.67%,因此,大多数残疾的损害是可以预防的,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包括安全生产、交通安全、老人预防跌倒、孕前保健、新生儿疾病早期筛查干预等。
吕军介绍,在政策方面,2017年7月实施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要求,国家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此外,条例还规定将残疾人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为建立完善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常有残疾朋友问我,已经处于残疾状态了,还要做残疾预防吗?其实,残疾预防是终生的。”吕军指出,残疾预防措施共分为三级,包括伤前预防、伤后预防、并发症和残障预防,但残疾预防并不复杂,可以从身边做起,例如,减少家庭中的一个台阶、做好产前的每次检查、控制不良健康行为,避免慢性病的致残风险等。
推荐相关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