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实现“品质民生病有良医”
2021-07-19 00:00:00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顾泳 侍佳妮
收藏(0) 赞(0)

  定位为国际精品城区的长宁区,按照区委区政府“品质民生、病有良医”的要求,多年来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成就上海乃至全国的“医改样板房”。近三年,区内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药占比保持在30%以内,平均住院日缩短至11天。


  日前,长宁区被国务院点赞称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


  优质资源“落子”均衡


  “长宁百姓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我们医务工作者就想办法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长宁区卫健委党工委书记池捷言简意赅。去年7月,同仁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正式评定为三级综合性医院,一举填补区域内多年来的健康卫生“空白项”。


  “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池捷表示。光华医院以“大专科、强综合”为导向,通过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评审,挂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并成为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专科)诊疗中心;天山中医医院与龙华医院深度合作,率先在全市建立首家区域“治未病”办公室;长宁区妇幼保健院、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筹建华东师大附属医院……


  长宁区副区长陆浩表示,近年来,长宁区逐年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十三五”投入是“十二五”的2.8倍,达37亿元;2020年区政府对卫生事业财政投入10.59亿元,人才科研经费投入0.53亿元,保障优质、均衡资源落地,撑起“医改样板房”顶层设计。


  “1+N+M”模式协同整合


  两个月前,家住长宁区的陈女士经历了一场“24小时生死时速”。5月11日,她左下腹剧烈疼痛,12日社区家庭医生接诊,当日向同仁医院发出转诊申请,同仁妇科微信群内开启转诊绿色通道,24小时内完成恶性肿瘤根治术,随后回归社区家庭医生处进行康复及肿瘤管理。


  “这是一个典型的区域内双向转诊闭环管理病例。”同仁医院院长马骏告诉记者。让区域内资源流起来、让长宁医改动起来,长宁特有的“1+N+M”协同模式发挥大作用。


  何为“1+N+M”?原来,在“1+1+1”居民资源与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分级诊疗基础上,N为区内专科医院,M为市级医院特色专科,由此实现从全科到专科,点对点转诊全覆盖。


  数据来说话:目前长宁区内全人群签约31.67万人,签约率达50.41%,重点人群签约16.73万人,签约率达70.59%。2020年区内完成社区上转10988人,医院下转5880人。“我们要求,家庭医生签约人数不得超过2500人,与其看重数量,不如有效签约。”池捷说。


  数字赋能转型再造流程


  数字赋能,是长宁区“医改样板房”的又一选择,渗透到每个“基层细胞”。在新泾六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里,记者看到一间整洁的“智慧健康小屋”,集测血压、测血糖、测尿酸等各种功能为一体,实现健康管理智能化。


  目前,长宁区属医疗机构全部完成电子出院小结、电子病历卡上线,可以实现云端随查,门急诊、住院、互联网医院全流程电子票据也将陆续全面上线。长宁区共有3家医院开设互联网医院,10家社区全面启用互联网+护理。


  上海市卫健委医改处处长冷熙亮表示,国际精品城区长宁的医改模式,堪称上海医改的“风向标”和缩影,即更加关注老百姓的感受度,更加关注联动配套,更加突出科技赋能,构建高品质、智慧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制度+科技”的医改模式和卫生健康治理体系,为居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期许。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