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7岁,健康预期寿命仅68.7岁
2019-07-30 11:25:53来源: 界面新闻
收藏(0) 赞(0)
  2019年7月2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但中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是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二是中国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居民大致有8年多的时间带病生存。

  “失能”,通常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按国际通行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2016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调查发现, 2015年全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18.3%,总量约为4063万。

  “2017年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老人的期望寿命是21.04岁,全球是21.02岁,什么概念?60岁以上的中国居民期望寿命是21岁(年),而健康期望寿命为16.42岁(年),基本上(我国老年人)有五年的残疾年,他们失能地活着,最后到临终。”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陈峥说。

  陈峥介绍,慢病是世界各地老年人死亡和失能的主要原因。前三大慢病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此外一些呼吸病、代谢病也会导致“失能”。

  “维护老年人健康重点应落在慢病防控,如何在早期发现,这是最主要的。带有三种以上慢病即为‘共病’,共病多易形成老年综合症,如跌倒、痴呆、尿失禁、睡眠障碍、慢性疼痛等,这些症状即为初步的失能;最后可能引发中风、心梗、呼衰等重症疾病的发作。陈峥介绍,‘失能’防治,从早治到康复,到长期照护,是一系列的过程。

  王海东介绍,“健康中国”行动,目标在未来1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的发生率有所下降,将失能的发生尽可能延迟到生命的终末期。

  行动计划提出,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为贫困、空巢、失能、失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

  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的支付手段问题至关重要。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15个省(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意见书中表明,该项试点主要覆盖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群。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曾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分析,试点要总结出适合中国的长期照料模式和路径,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对困难老人、失能老人实行政府兜底的政策,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

  发布会上,王海东介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也将进一步推开。

  “试点还在继续推进,机构改革以后,这项工作由医保局来负责,目前正在进一步做好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的经验,为尽快正式出台和实施这项制度打好基础。”王海东说。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