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养老行业高速发展,养老需求愈发多元化,如何在发展与需求中寻求平衡,值得深思。
注意!一场全新的“头脑风暴”正在登录上海——创新养老品牌,“养老九问”,揭开面纱,热力开问!
“养老九问”现场
什么是“养老九问”?
“九”,《易经》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为重阳。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我国的“敬老节”。
受此灵感启发,由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上海民政传媒中心、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智库养老研究院、上海老年报、泰禾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发起,泰禾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迈动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赞助,每年聚焦9个问题,每期邀请9位嘉宾,每位嘉宾发言9分钟的“养老九问”品牌应运而生。
“养老九问”,将以“锋芒毕露”的讨论形式,遵行“尊重事实、包容多元、不忘初心、求同存异” 的原则,通过直面养老行业热点、痛点、难点,探究行业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客观反映事实,最终达到业内有所提升、政策制定有所借鉴、公众有所获益的目标。
启动仪式
2019年1月19日下午1点09分许,“养老九问”在泰禾大厦正式启动。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原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殷志刚先生主持启动仪式。
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原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殷志刚先生主持启动仪式
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徐启华先生,泰禾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养老板块副总经理景瑞凯先生和上海迈动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李鹏先生分别致辞。
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徐启华先生致辞
泰禾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养老板块副总经理景瑞凯先生致辞
上海迈动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李鹏先生致辞
9家发起单位共同启动“养老九问”
第一问:新时代养老机构如何重新定义?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对养老机构界定: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护理服务的机构。但随着养老事业的发展,各种业态层出不穷,特别是地产、保险、银行等行业进入养老领域,养老机构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多样性业态。目前已出现因养老机构界定而导致的问题,亟需重新界定养老机构。
“养老九问”现场
“养老九问”首期主题便围绕此问展开。首期9位受邀嘉宾分别,从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实体机构、普通民众等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经验,对主题进行论述、剖析。
首期9位嘉宾分享现场
“论剑”
泰禾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姵伶
中心观点:郭女士介绍了台湾发展长照服务体系通常会思考谁服务?谁付钱?要什么?谁需要?这几个问题。台湾机构认为:养老产业等于寂寞产业,却不等于速食产业。养老产业要先做教育,再做交易。在台湾,养老产业入门从宽,监管从严。因此,郭女士认为,重新定义养老机构,需要把预防性工作放在前列,如预防老人的失能失智等。
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昊岩
主要观点:面对不同老人,就要有不同的满足老人需求的产品。但因为目前有种种限制,所以机构的发展往往出现瓶颈。重新定义养老机构,需要通过监管,加强信息流、服务流等的有效衔接,使多元化的服务业态更好发展。
上海市福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瞿文
主要观点:1、细化分类,为老人匹配更精准的服务;2、融合发展,将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融合,为家庭引入照护,为机构引入资源;3、人性化,在讲究专业化的同时更注重人性化发展。总之,尊重人性的需求,提供精准的服务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
主要观点:随着社会发展,人均寿命延长,传统的从物质层面讲为无依无靠的老人提供托底服务已经不足以涵盖目前的养老机构的定义。人本身的需求就是多元的,因此养老必然是要拓展的,拓展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要科学分析其养老责任,要根据其自身状况合理安排其在不同时段的养老模式。未来需要科学评估、合理分类、本(自己)他互补,也可以通过福利券的形式分配政府资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苏云
主要观点:认为养老机构应该是让老年人能更好的维持其相对独立性,或者有辅助性、有照护情况下的居住、生活、消费和获得相应服务的场所及场所之外的一些延伸服务和内涵。对养老机构的定义,需要从老人的需求出发,不能只用床位、院舍来衡量好坏。未来,用地类型、规划、税收、经营理念等相应的配套都需要拓展,人才要多元化,观念和理念也要改变。要正面的、积极的看待、应对老龄化。
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副主任黄钰
主要观点:从律法层面看,目前越来越重视老年人权益保护,养老机构要健康发展,必须明确法定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养老机构是老人集中居住,具有日常照料护理功能,依法设置的。必须要加强标准建设。
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办副主任戚建豪
主要观点:从基层角度讲,可分为两个方向。若要享受补贴政策,可以定义,若想市场化发展,可以不定义。但定义必须从保护老年人权益角度出发,适度定义,同时把服务业态加入定义。要注意:1、主体的法定性;2、物业的可选性;3、服务的契约性;4、行业的自律性;5、管理的禁止性(罗列负面清单);6、审慎监管,不要一棒打死。
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调研员张凡
主要观点:养老是个很大的概念,养老机构名字大,内涵却小,属于狭义。养老机构目前尚没有重新定义的可能,但标准可以调整优化,对其他的养老形式如何放、管需要研究。现在,不是养老机构定义有问题,而是其他养老服务设施还未有定义。未来,不能单一发展,要把其他养老模式都发展起来。
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陈跃斌
主要观点:定义必须坚持的一个核心是:回到初心,不是给老人一张床、一间房,而是要追求给老人一个家。目前,养老机构过于把空间格式化,社会也缺少对新的养老业态的包容性。我们的制度上要创新,要打破时空的限制,要有定义,但不能让定义破坏了整个养老行业的生态环境。未来,公办机构和民办机构要缩小差别,特别在价格、模式、看法上,要包容,让市场成为真正的主体。
集体讨论、互动
讨论现场气氛热烈,百花齐放。殷志刚先生最后总结道:养老机构的定义越小越好,越精准越好,以便聚焦;而对于养老服务的定义则是越宽越好,业态越多越好。
首期合影
诚然,2018年,养老圈冷静了、沉稳了,也成长了。2019年,“养老九问”,要把一个个问题说地更细、更深、更透、更精、更聚焦,同时要借此将上海养老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高屋建瓴、脚踏实地,真正为机构排忧解难,为老百姓谋实惠。
“养老九问”暂划分号,期待下一期的精彩“争鸣”。养老,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