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腾讯携手清华在京举办《国人养老准备报告》发布会。报告由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与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共同完成。报告显示,人们对未来养老生活较乐观且有一定要求,但养老准备却并不充分,69%的人并没有做养老财务准备。
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介绍,报告侧重从居民个人角度来看他们是否对退休后的经济保障问题及解决办法有充分的认识和完善的准备。
报告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施问卷调研,范围覆盖31个省级行政单位,深入分析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情况、准备意识和行动,为养老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也为提高国民金融素养做出贡献。
退休养老预期美好,财务准备不足
报告显示,人们对预期寿命、退休生活憧憬是积极乐观的,预期平均寿命80岁,步入退休生活后会更加“悠闲”、“自由”、“享乐”。且6成以上的人对退休后收入占退休前占比要求高于50%,三成的人更是高于75%。
然而,财务准备是养老准备的核心,社会养老保险退休后收入替代率不到50%。报告显示,91%的受访者尚未开始做退休规划,69%受访者尚未做养老财务准备,仅有约1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财务准备很充足或较为充足。
有趣的是,对养老财务准备的态度上,女性比男性更为积极。有34%女性受访者已经开始为养老做财务准备,而男性为28%。
在金融素养方面,报告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人们对通货膨胀较了解,但对风险分散却认知不足。报告认为,这可能与中国消费者对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依赖度较高有关。总体上,人们对银行之外的其他养老理财方式缺乏认知。而对复利认识也不足,低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
但令人欣慰的是,年轻一代对金融知识有着较高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报告显示,25-34岁年龄段的受访者表现出最高的金融素养,在通货膨胀和风险分散问题上都获得了最高的正确率。
互联网平台助力养老第三支柱发展
今年以来,从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到试点税延型养老保险,再到14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并发行,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堪称养老第三支柱元年。
本周,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基金业20周年论坛上表示,在税收递延政策支持下,基金行业要做好养老基金产品储备,养老金账户衔接及平台建设工作,为明年公募基金纳入养老金配置盘子做好准备。
报告指出,目前商业银行、保险经纪和代理机构等是养老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但互联网渠道正以其便捷高效等特点吸引着年轻一代。腾讯理财通在持续助力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腾讯理财平台负责人闫敏表示,理财通作为腾讯官方理财平台,2014 年上线以来,一直秉持“互联网+”的理念,连接广大互联网用户和优质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为用户提供安全、专业以及持续的金融服务。
例如,从产品功能上,理财通平台的工资理财、梦想计划、基金定投等功能,都在鼓励和引导用户为美好的将来做长期定投,为未来生活提前做规划和保障。
在产品引入上,理财通平台上线了货币基金、保险理财、券商理财、权益类基金等多类型的产品,满足了用户长、中、短不同期限的理财诉求。今年8月份获批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在理财通平台也在同步热卖,我们鼓励用户为养老提前做投资。
在内容服务上,我们也在不断引入优质的市场资讯、投教内容、专家分享等内容,利用我们对用户的理解,为不同的用户推荐合适的内容,让更多用户学习理财知识,建立正确的长期投资习惯。
继5只养老基金在腾讯理财通平台首发后,其余9只获批的养老基金产品也将第一时间在腾讯理财通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