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养老的思考和求变
2020-04-27 16:23:06来源: 谈义良
收藏(0) 赞(0)

  万事不能一直顺风顺水,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看,疫情的发生不过是一个插曲。面对考验,我们从没逃避,直面之,克服之,并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纵观历史,足以证明。同样,历史也告诉了我们,考验之后的反思,反思之后的变化,变化之后的进步,才是对于个人、民族乃至人类的真正意义所在。


  疫情下的中国养老


  疫情突如其来,各行各业猝不及防,付诸了巨大人力物力,举国之力,万众一心,疫情终得以平稳控制。就中国的养老行业来说,我们看到了机构养老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优势,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日常消杀和风险防控都比较充分,很好地保护了长者的生命安全。疫情发生至今,九如城在全国范围内的院际都做到了所有员工及长者零感染、零安全事故,这也是我们真正对长者好的真实写照。


  疫情期间,很多行业经历了一场大洗牌,对养老产业市场来说,基本面不会有变化,中国老龄化的进程不会因疫情到来出现大的变化,中国老龄化趋势继续保持不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疫情中暴露出养老行业潜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我国养老产业面临资源供给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等限制,难以满足人民对健康、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供需矛盾在疫情期间显得更加突出,给后来的发展带来很多挑战。 但我们也应该庆幸,这是一次求变的机会,疫情带来的一种紧迫感,得以让养老行业在多方面的转型和改进提前到来,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好。



图片来源:谈义良


  后疫情时代的转变


  一、传统向智慧的转变


  高质量养老服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实现智慧养老引领养老新生活,注重大数据分析和运用,用互联网思维应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也是解决当下供需等方面矛盾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国内外其实很早就在探索智慧养老模式,但由于技术等问题让这一概念大多时候停留在“平面式”的静态中,尚未真正发挥全方位动态价值功能。如今5G技术、云技术的广泛应用则打破了这种传输壁垒,加之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出台,技术与政策都走上了快车道,数字康养的价值将逐渐凸显,产业数字化转型也将是九如城的必然选择。


  我们应广泛拓展线上服务内容,打造“互联网+养老+康复” 数字康养服务平台,通过对社区、家庭、机构的大数据整合,进行24小时健康管理,更好地为长者提供在线咨询预约、在线康复指导、康复课程、远程探视、康复训练、医疗护理、家庭照护、用药管理等服务,让长者享受到全天候安全舒心的老年生活。 疫情期间,我们联合微医上线了“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在线问诊等服务,解决用户疫情期间远程问诊的需求,并对接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展线上健康宣教、健康指导、初筛分诊、居家医学观察指导、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我们应逐步完善技术功能,改进线上平台,未雨绸缪,在疫情过后,成为日常化,运用这种服务让更多长者真正实现“老有所医”。


       结合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实际来看,当前我国养老设施整体建设水平偏低,智能化设备滞后,今后应提高养老设施安全健康保障的认识水平。在思考如何提高养老设施疫情防控能力与建设水平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后疫情时代全面迈向具有卫生防疫和安全健康保障的养老宜居环境建设的转型发展之路,这些尤为关键。所以我们要积极促进智能化设施推广,及传统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其中包括室内、院区内、院区外的智能照护,类似电器集中智能控制、传感器等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场景联动、远程健康管理、安防报警等等,都是目前我们要考虑和未来要做的改变。



图片来源:谈义良


  二、提高养老服务层次,加强机构养老灵活性


  中国人比较注重家庭,尤其是老年人更加注重家庭带来的安全感、亲情感和归属感,研究表明,大多数长者愿意选择离家较近的照护服务机构。因此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在正常情况下,成为了大多数长者和家庭的首选。 经过此次疫情,就养老产业而言,我们也看到受影响较大的养老方式主要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方面,在疫情面前受影响较小的是机构养老。


      入驻养老机构的老人由于采取封闭化的管理,老年人得到了专业的照护,有效保护了老年人的健康,对于机构养老来说,这也是一次机遇,主要体现在市场对机构养老模式的更加重视,以及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水平与风险防范管理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所以,我们应当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层次,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精细化、精准化照护服务。原有的社区服务更应该叫做社区支援,需要增强的是围绕居家上门服务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设备和服务项目,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支援居家养老。 现有的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在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基础上提供更多的护理型养老服务,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


      养老机构应当建立或完善应急小组制度,加强风险防控意识,且高效传导到企业及院际末端的每一名员工。与此同时,养老机构还要转变自身角色,活动不局限机构内,需要走出去开展延伸服务,更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让我们的机构成为活跃在居家社区服务连续整合的行业主体。 康养行业线上化、智能化的转型正在提速,这就亟待机构发展要以创新为内生驱动力,来帮助智慧养老破局,不仅需要产品更具智能化和便捷性,还包括技术和服务标准统一以及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的标准建设和整体产业链的完善。



图片来源:谈义良


  三、一线人员职责转型


  我国目前的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用工荒”的难题,尤其是年轻人很少从事老人护理工作,再加上养老机构信息化程度不足,导致运营效率偏低。九如城“逆行”支援武汉,很大程度上解决的就是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可见“用工荒”在疫情下表现的更加尖锐。 积极推进智慧养老,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人员短缺的问题,但我们应该看到此次疫情下长者的脆弱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更多是心理上的脆弱。这就需要一线护理人员在意识和技能上有一个转型和突破,由身体照护向精神向导的转变。在不远的将来,身体照护可能会逐渐被智慧养老中的新技术替代,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就在于心与心的链接,这种精神上的关怀才是今后一线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短缺问题和培训问题上,我想我们的九如大学可以承担起这份重担,加上已与一些院校的合作,也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转变的是培养提升养老综合服务能力,以及新时代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和网络信息平台的多元人才队伍的体系建设上。 在用工方面我们不仅要有形式的创新,还要有模式的创新,这次疫情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共享员工”,这是数字经济给未来中国人力资源供给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固有用工模式的壁垒,拥抱新形态。 其实早在疫情发生之初,九如城就率先在集团内部有了一次尝试,我们协调各板块员工共享,比如社区居家团队因受疫情影响不能上门服务,造成的人员富余就用来补充机构人员的不足,大大提升了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此外,我们不应仅局限于内部“共享”,还应拓宽视野,发挥想象,灵活应用,在同行业、关联行业以及无关联的不同行业之间寻求“共享”的可能,让人力得以最大化利用,解决养老行业“用工荒”的同时,也尽到了缓解就业问题的社会责任。



图片来源:谈义良


  四、城市为中心的辐射到乡镇为中间承接点的转变


  “普惠养老”的核心在于每位长者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及美好的晚年生活。目前行业中大多数企业的重点在于城市,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及农村。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也看到辐射范围的有限,且运营成本一路走高,因而我们可能需要思路的转变,即以城市为中心到以乡镇为中间承接点的转变。 就目前来看,已经有一些乡镇与一些大城市对接的案例,仅仅是个例,没有大范围发展普及的态势。


      但就运营成本、“普惠”广度等各方面来看,乡镇是很好的选择,它能形成对城市的一种合围,走一种“乡镇包围城市的路线”,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养老的困局;另一方面,又很好、很便捷的辐射到广大农村的长者,达到以乡镇辐射农村的目的,让农村的长者也能享受到与城市长者相等的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是把“普惠”践行到底的关键举措。


  未来的一些思考


  灾难不由己,道路却由自己开辟,大环境永远没有消停的时候,任何时候都可能存在危机,疫情造成的冲击只是暂时的,善于在危机中找到机遇点和爆发点,则是支撑企业“长期主义”的必备条件。



图片来源:谈义良


  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很大,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因快速稳住疫情防控局面,而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充分发展和完备产业链的建立,也看到了全球经济对中国依赖的加深。我们应当紧抓这一历史性机遇走向世界,加快养老产业布局调整的步伐,以形成产业链集群中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加速抢占头部市场的节奏,拥有核心竞争力把握主动权,才能在局势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智慧养老的不断深入,从长远的角度看,相关机构的运营成本会大大降低,长者随之将享受到品质优秀、价格合理、可及性高的智能养老产品和服务,这是众多同行努力而来的结果,是我们想看到的美好场景。



图片来源:谈义良


  相对于以往以“养老”为核心的业态分布,未来将逐渐向“健康”与“养生”转移,因此,我们还有着更大、更长远的责任。产业从业企业不应只专注于医养、康复、护理、照护、生活照料等老年群体的刚性需求,还应跳出养老说养老,将目标客群进行更深入的细分,关注互联网、时尚、文创等新兴领域,拥抱5G、AI等一系列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才能站在未来趋势中去布局眼下,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积极捕捉企业发展新增长点,提升内生性创新能力,进而创造市场新需求,这样才能给养老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