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一座座养老服务“幸福港湾”
2019-10-29 17:09:59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周楠 李成东 唐烨 今年9月,上海市区寸土寸金的静安寺商圈,诞生了一座建筑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专业养老空间“乐龄坊”,为生活在周边的社区长者们开辟了一座乐享晚年生活的“幸福港湾”。
截至去年底,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已超503万,市民平均期望寿命达83.63岁,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达34.4%。让申城百姓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享、老有所乐,成为这座城市持续探索的课题。
9月以来,各区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主动瞄准百姓关切的养老服务痛点、难点和堵点,充分挖掘新技术、新模式,逐个击破问题瓶颈。长宁区于9月21日发布上海首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标准,松江区在泖港镇黄桥村等地建设“幸福老人村”进一步发展互助式农村养老服务,努力助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
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广覆盖
初秋的一个上午,89岁的朱德明像往常一样,吃完早饭后“笃悠悠”地来到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二楼,充实又惬意的一天正等待着他:上午先做身体检查、练习一遍手指操,中午吃上一顿搭配丰富的营养套餐,午休后根据当天课表,学习烘焙、书法课,或是与“老伙伴们”下棋、阅读。
截至目前,上海已重点建成集全托、日托、医养结合、助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80家,以短期住养照料为主的长者照护之家也已建成155家。在主题教育期间,如何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水平、辐射能级,进一步巩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在城镇化地区的全覆盖,不少区域都从调研中摸索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
长宁区自去年6月起,在虹桥、华阳、江苏等3个街道首次开展老年人认知症筛查。主题教育期间,长宁区民政局和首批试点筛查的三个街道干部深入社区调研,面对面了解认知症患者和家属对病患照护、康复训练、早期预防的顾虑与疑惑,加快推进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标准的制定。这份国庆前夕新鲜出炉的“标准”,首次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早期预防认知障碍提供了清晰指引,也唤起社会更广泛层面对老年人认知症的正确认识与关注。
在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高达39.26%的黄浦区,“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一直是这个位于上海“心脏”地带的城区提升为老服务的重中之重。今年9月以来,黄浦加快挖掘整合现有房屋资源,持续推进居委会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建设,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干劲和巧劲,力争为每一位社区老人营造兼具养老顾问、医疗讲座、康复体验、文体活动、涉老事项转接、维权信访代理等多种服务的“居委活动圈”。
上海市郊的老龄化形势同样不容忽视。在松江区叶榭、泖港、新浜、石湖荡等“浦南四镇”,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35.93%,已经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主题教育期间,松江区民政局通过电话问询、问卷调研、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现场评估等多种形式,在居村一线多角度、多维度了解老年居民生活、社交需求。
目前,松江已探索出通过租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房子底楼,经适当装修布置,改建为具备客堂间、吃饭间、书房间、灶头间等基本功能的“幸福老人家”,并在此集中为农村老人提供集中照护、上门护理等养老服务,点线成面建立“幸福老人村”的为老服务版图。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徐汇区依托覆盖全区13个街镇的邻里汇、邻里小汇等载体,目前已嵌入了12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静安区以静安寺街道“乐龄坊”为代表,依托“同心家园”共建理事会单位华东医院提供专业医疗保障,加快打造“没有围墙的医养站点”。
挖掘新技术助力养老新模式
主题教育期间,不少区域都挖掘出将养老服务进一步拓宽为养老产业、提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能级的“新增长点”。
在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可以在中心一楼随时体验智慧居家护理平台和科技助老设备。在静安寺街道“乐龄坊”,老人们可以使用目前最新潮的虚拟现实(VR)康复设备,通过模拟的超市、地铁等场景,不出社区就充分锻炼认知、记忆、协调能力。“年轻人玩VR游戏、老年人也有VR体验”的创新突破,让所有人共享科技发展成果,相关服务受到不少老年居民的青睐,进一步提升了“乐龄坊”的照护质量。
用好现代技术是创新养老模式的一大突破口,而上海日益聚集的人工智能企业,也正寻求养老服务、医疗健康方面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
新近落成的新泾六村“乐爱家”居民活动中心,借助北新泾街道开展“人工智能社区”建设试点,吸引了科大讯飞、依图科技、深兰科技、鹰瞳科技等落户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智能服务场景。老人不出小区,就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远程问诊服务,在家门口享受“预警—检查—问诊—康复”的医养结合信息化照护。
在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楼,为认知症患者设立的“虹桥记忆家”配备了专业的线上康复健脑游戏。在专业社工指导下,老人们像年轻人玩游戏那样点击屏幕、摇动操作杆,就能锻炼反应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虹桥记忆家”负责人费超对互联网技术、传感器、穿戴设备为老年人认知症训练带来的帮助深有感触。他表示,企业参与认知症康复的试点应用少不了政府的协调和统筹规划,长宁区政府积极引入区内人工智能企业与长者服务领域的专业社会组织对接,正是政府搭平台、企业和社会组织施展本领的一次宝贵机遇。
推动社会各主体主动跨前
主题教育中,各区、街镇、社区深入了解老人“急难愁”,条块合力、社会多方资源和力量集聚,为老服务不断攻克“痛点、难点”问题。
申城一些老房,因没有电梯而造成了不少“悬空老人”,长时间不能下楼。但老房加装电梯又往往会遇到重重难题。今年9月,长宁区在上海率先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审批流程中,涉及房管部门的立项公示与规划部门的规划方案公示进行合并,使得加装电梯的公示时间缩短整整10天。同时制定的加装申请标准化模板,也让居民从过去“签3次”变为如今“只签1次”就能完成业主承诺,有效提升了居民对加装电梯过程中,政府办事效率的信心。
9月27日,长宁区行政服务中心开设上海首个“加装电梯综合窗口”,让居民、物业、加装电梯经办人有了同一个咨询和办事窗口。政务服务领域“一口受理”“一窗通办”的改革成效,为久居家中无法下楼的“悬空老人”带去了切实的改变与温暖。
家门口有没有社区食堂,食堂能否提供价廉物美的餐食,这也是许多老人迫切关心的。在松江区佘山镇江秋新苑社区长者食堂,主题教育启动以来,不少兄弟街镇都纷纷来到这里学习取经。原来,佘山镇利用“互联网+”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市郊大型社区常见的“会所”空间打造成社区食堂,老人现场刷卡或是用手机APP远程点餐,一日三餐都能吃上新鲜饭菜。
提到公司承担的这一新业务,长者食堂委托管理方上海献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明颇为自豪,“中午这顿最丰富,有30到40种菜肴,每天都根据老年人的口味、营养搭配更换菜单。”智慧订餐系统还能为每位老人记录下每天摄入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下一步佘山镇还将利用大数据分析为老年居民定制营养方案,为配餐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参考,进一步破除老年助餐行业的发展瓶颈。
目前上海正着力推进“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如,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企业将餐饮外送服务延伸至社区为老服务板块,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